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化一詞越來越廣為人知,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究竟什么才是數字化,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本篇文章將從數字化的定義及數字化與信息化的區別入手,定義數字化,進而分析數字化貿易定義、現狀及其產生的影響。
什么是數字化?
數字化是指通過各種技術將物理世界在數字世界重構,使人們只需要在線上活動和交易。數據變成一種載體,是一種數據化的生存。而信息化則是為物理世界服務的,信息化軟件和系統是輔助人們管理流程的工具,而在其中所產生數據則是一種副產品。信息化過程中的主力還是依賴于現實世界,只能通過信息提供輔助作用,而數據化則將主力數字化為線上。
如何定義數字貿易?
從國際層面來看,世貿組織只把數字產品界定的十分簡單,把數字產品看成是可以在互聯網上傳送和下載的產品,包括電影視頻類、音樂音頻類、軟件類和游戲類等,而歐盟在歐盟TISA的有關協定中,將電影、電視等音像產業排除在數字產品服務之外。無論是世界貿易組織還是歐盟,對數字貿易的界定都只限于數字產品和服務,存在著很大的限制。同時,世界貿易組織與歐盟等國家對數字貿易的界定也與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方向背道而馳。
從國家層面來看,中美兩國對數字貿易的認識比較全面。2017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的《數字貿易的主要障礙》,對數字貿易的定義進行了拓展,使其不僅包含了網上實現的貨物與服務貿易,并且把在全球價值鏈中起關鍵作用的數據流、服務與實現智能制造的貿易有關活動,以及大量運用數字技術的跨境平合、 應用、貿易交付包括進數字貿易范圍中。相比較來說,我國對數字貿易的研究起步較晚,但對于數字貿易的定義很有代表性。2019年12月,中國信通院發布的 《數字貿易發展與影響白皮書 (2019)》中指出,數字貿易是指“信息通信技術在貿易過程發擇重要作用的一種貿易形式,其內容不僅包括通過信息通信技術展開的線上宣傳.交易.結算等促成的實體貨物貿易,還涵蓋了通過信息通信網絡實現的數字服務貿易。”
數字貿易有什么積極影響?
總的來說,數字貿易是一種新型貿易形態,依托手段是數字技術,核心是數字服務,實現方式為數字支付。數字貿易涵蓋的內容十分豐富,應用領域也比較廣泛,例如服貿會上豐富多彩的“云”游可以打破時空束縛,展示出諸多數字化產品的優勢。目前,數字化貿易在我國蓬勃發展,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數字貿易的發展基礎更加穩固,發展潛力巨大,對我國也產生了諸多積極影響。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有助于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的暢通
在新發展格局下,數字貿易不僅有利于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而且有利于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數字貿易的發展為供應商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能夠對產品進行差異化定制,豐富了產品的消費渠道,催生了國內新的消費需求,這成為實現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途徑。
2、有助于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我國經濟的提質增效,既強調經濟質量的提升,也強調經濟效率的提升,二者缺一不可。要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就是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借助針對性措施解決根本問題。數字貿易的出現恰好為貿易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機遇,數字化、智能化的貿易模式,更加迎合時代發展要求,更有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數字貿易具有便捷性、打破時空與地域限制等優勢,進一步提高了經濟效率。同時,數字貿易借助先進的數字化技術應用,以及數字化平臺打造,為供求雙方提供數字化信息產品,可以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3、帶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增加經濟活力
我國目前傳統產業技術、產品和市場等方面都比較成熟,這是多年來發展的結果,但現在傳統產業也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以及產品同質化等問題,要想借助傳統產業帶動經濟發展活力,則需通過數字貿易來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后,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產業本身將獲得新的發展動力,我國經濟的活力也將隨之增加。
上一篇:進銷存軟件作為企業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
下一篇:關于進銷存軟件對企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