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銷存軟件作為企業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大家在選擇前一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心理預期,比如對軟件的品牌認知、預期的心理價位、軟件功能的要求等等方面。
作為一名軟件行業的從業者,我也從軟件開發廠商的角度出發,結合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進銷存軟件,給大家分析一下,應該如何選擇一款更適合自己的進銷存軟件。
1、軟件價格和收費模式往往選型時最先考慮的問題企業選擇進銷存軟件,從實際情況來說,老板們最先考慮的都是價格和品牌。
也是因為受到國內互聯網軟件產品經營模式的影響,使得好多老板們都不愿意把錢花在買軟件這件事兒上,總覺得現在電腦上用的聊天工具,安全工具等大部分軟件都是免費的,甚至操作系統都是dao版的,思維慣性造成老板們更愿意把錢花在硬件設施的投入上,而不愿意投放在軟件成本上,畢竟軟件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
有些企業在使用軟件后,一般要幾個月時間才能看到成效,管理效率的提升往往又是在無形之中,只有正確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優勢,才能去認證對待選擇進銷存軟件這件事兒。
中小企業是使用進銷存軟件的主流群體,中小企業規模小,信息化建設預算少,所以軟件產品在價格上要具于合理性,性價比高,才能讓更多的企業與公司享受到企業信息化帶來的利益。
目前市場上用戶量比較大的進銷存軟件品牌,主要有兩種收費模式:
一種是按年收費,常見的品牌有“管x婆”“x蝶精x云”,目前的市場價格是在588元/年/用戶(起),主要包含的功能為進銷存、簡單財務、報表查詢等功能;
僅從收費模式上不難看出,還是買斷形式的收費模式更加劃算。按年收費的軟件第一年費用較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二、三年越往后每年都需要交錢,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呢,(重點是后續年費還可能會上漲)。
當然之所以有很多知名品牌走的是按年收費這條路,與技術架構(B/S架構)和服務模式(saas模式)有一定關系,按年收費的軟件目前主要是為B/S架構,軟件和數據存儲統一部署在服務器端。
對服務器端性能要求更高,優點是易部署,方便維護,缺點就是軟件易用性始終不能與C/S架構軟件相比,這一點后面再說。
總是就是只要是準備使用超過兩年以上時間的,買斷形式的一般更劃算。
2、功能要適合本企業本行業使用
中小企業選擇進銷存軟件并不需要功能越多越好,在滿足日常經營使用的前提下,做到軟件功能更接近日常操作流程習慣的軟件才是好軟件。
常規的進銷存軟件主要應包含以下幾方面功能:資料管理(商品、顧客、供應商資料)、進銷存管理(進貨、銷售、采購的管理)、簡單財務管理(進銷存自動入財務,常用費用的收支)、營銷促銷(對顧客會員的營銷功能,如自動積分、積分兌換、會員價銷售等)、報表統計功能(應含有完善的數據查詢功能,以及清晰明了的進銷存統計功能、暢銷滯銷品的分析功能)等。
除此之外,軟件的數據的準確性、安全性非常重要。這里也再次提醒一下大家,不要貪圖眼前利益,選擇免費或者破解版的軟件,如果數據被盜或者丟失,造成的損失是無法挽回的。
3、良好專業的售后服務支持
買軟件就是買服務,這句話在我剛接觸軟件行業時,還并不能很深刻理解。隨著在行業內干的時間長了,越發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很多原來使用其他品牌軟件的用戶,后來又換的我們軟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他軟件買了以后,售后服務不到位。
(這里的售后服務不到位也是多方面導致的,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某些品牌軟件為了拓展市場占有率,通過代理加盟等方式拓展市場,但是由于部分代理商不具備專業的技術解決能力,甚至沒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只管賣軟件,卻不能妥善處理用戶在軟件使用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導致軟件用不起來,員工不會用,最后閑置。
如何在購買之前判斷這款軟件的售后服務如何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進行判斷:
1、親自與軟件廠商的客服人員聊天體驗,如果客服響應速度慢,解答問題不專業,且不能準確理解我們所問問題的含義,就說明售后服務水平比較一般。
2、查看軟件廠商的客服人員在線時長,相同服務質量水平情況下,客服在線時間肯定是越長越好。當然售后服務也要結合軟件的易用性來決定,如果這款軟件本身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一般也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工技術服務指導。
3、了解這款產品在網上的評價如何,如果負面評價比較多,則不建議選購。現在很多進銷存開發廠商都有自己的淘寶店,我們不妨查看一下這款產品的歷史評價怎么樣。
寫在最后,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技術也逐步被更多企業應用,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進銷存的選購者往往是老板,老板滿懷期待的選購軟件,但是軟件的使用者是倉管員,員工,軟件最終好用不好用還是要員工說了算,如果軟件不好用,員工不會用,效率就得不到提高。
因此選擇一款好用的進銷存軟件,建議大家還真得耐下性子,多試用幾款軟件,多和軟件廠商聊聊看看服務水平如何,最終再下決定。
感謝大家的耐心觀看,祝愿所有企業都能選到適合自己企業使用的進銷存軟件。
上一篇:進銷存管理系統能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幫助?
下一篇:信息技術助力數字貿易發展